互动金刚经
标题

儒家思想导读

来源:互动金刚经作者:时间:2022-10-26 09:14:15
儒家思想导读在本人的心目中,道家思想最为深奥莫测,佛家思想最能救人于痛苦,墨家思想适合穷人生活,儒家思想最是虚伪。尽管如此,小雅仍尊孔子为圣人,仍愿意为推行儒家思想尽自己最大努力,这是因为世风日下
儒家思想导读 在本人的心目中,道家思想最为深奥莫测,佛家思想最能救人于痛苦,墨家思想适合穷人生活,儒家思想最是虚伪。尽管如此,小雅仍尊孔子为圣人,仍愿意为推行儒家思想尽自己最大努力,这是因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社会腐败,孔子明知不可行而为之。这就好比一人溺于水中,孔子毫不犹豫地入水救人,而道家则“两臂重于天下”,如果救人有危险,则先保全自己,然后再寻找竹竿等物来救人,等人淹死了,佛家才跑来超度亡灵。

一、儒家的核心是什么

孟子派的很多人认为儒家的核心是“仁”,而荀子派的很多人则认为是“礼”,也有人认为是“道”、是“德”、是“中庸”等等,说法不一。还有人认为,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八派各有侧重。小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不全面,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时孔子心里已经明白,“道”、“德”是最高的思想境界,所以才对弟子说他今天见到了龙,但最高境界的思想却救不了社会,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孔子极力推行“仁”和“义”。

现在的人们很容易搞糊涂“道德仁义”这些概念,因为道家所说的“道德”和儒家所说的“道德”是有点区别,道家重道而儒家重德,“义”作为墨家的中心内容之一,与儒家所说的“义”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义”是墨家的“义”,侠义、情义、朋友之义等皆是墨家所说的广义的“义”。如果不弄清这两家不同的义,势必会造成争论不休,最后边自己也不知所云,尤其是百度贴吧上争论的激烈程度已势成水火。

儒家(包括道家)所说的“仁”和“义”是一个思想的两个方面,天地已分,君臣就位,君对臣的“爱”称之为“仁”,而臣对君的“忠”称之为“义”。推广到行政或企业,上级对下级的包容、爱护称之为“仁”,下级对上级的支持、负责称之为“义”。对家庭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宽容称之为“仁”,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养老称之后“义”。你不仁则我不义,就是说上级对下级失去了仁爱之心,则会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不义,反之亦然,下级对上级不义,则上级也会对下级不仁。

回答儒家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分阶段才能回答,因为儒家在不断发展、扩充,就连孔子时代也是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孔子时代的核心自然是“仁义礼”三者,孟子则是突出“仁”的作用,荀子则突出“礼”的作用,但二者基本上还是孔子的主张,宋明之后,由于吸收了大量佛教禅宗思想,形成了“宋理学”、“明心学”的新“核心”。

二、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后人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认为是儒家做人的根本,这完全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解,是没有搞明白道德仁义礼的关系所造成的。“道”即“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之时,这个“有”具有“大德”,万物相生,生物者得“德”,被生者得“物”,所以失去“物”则得到“德”,因此也可以说“德生万物”。“德”是完全的付出,而不管被生的物是好是坏,因为在“道”或“德”的眼里,“好坏、美丑、对错、上下、前后”等都是物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会相互转化,所以“德”不会偏向任何一边,如果偏向一边则“失德”,所以道家处理矛盾的方针是“报怨以德”,“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你付出的“物”越多,自己得到的“德”就越多。



这儿就要提到孔子处理矛盾时的态度,当有人问孔子对“报怨以德”的看法时,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儿可以看出儒家并不和道家站在同一层次,而是已经有了是非对错的区别,所以处理问题就只能用“仁、义”的思想教化人们向“善”的一面靠拢,而“不仁、不义”则是背离“德”的行为。所以“德高望重”不是随便称呼的,只有此人德泽一方,所有的人都得到好处,才能有此称谓。说某人很“仁义”也不是随便夸奖,当对方不仁时你要有义,当对方不义时你要有仁,也就是你要包容对方的过失,从而感化对方。

老子看明白了这个关系,所以书中总结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法家又补充了一句“失礼而后法”。“礼、法”是什么?随着社会发展、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用道德无法感化、用仁义也无法劝阻之际,儒家抛出了另一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法宝“礼”。这比当今所说的“礼貌”的礼要广得多,“礼”是对上至君主、下至百姓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具体说就是君主出门应该坐四马所拉的车、宴会舞蹈时可以8个人一排,而上大夫只能坐二马所拉的车、舞蹈时只能6人一排等一系列礼仪规矩,普通百姓之间也同样有很多规定,遇见长辈的礼仪、祭祀礼仪,连同吃饭的规格等包罗万象。

儒家的一个美好愿望是:如果你偏离了仁义之心,那么只要你按照圣人制定的“礼”来办事,你就会回归于仁义。那么事实上可行吗?显然不可行,小雅在后面将详述“人性善恶”来说明不可行的理由。行不通怎么办?孔子认为应扩大教育,孟子在教育的同时提出“智”,也就是教人多学知识,明辩是非。到了董仲舒则又多了一个“信”,这样“仁义礼智信”成了儒家做人的“五常”准则。小雅认为这也是行不通的,真正行得通的是法家的“法”宝,关于这一点,小雅将在法家文章中详说,“法”和“礼”同样是做人的行为规范,“礼”是靠道德思想来维护,而“法”是靠国家机器强制执行。

三、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

上面讲了“仁义”的最初思想,在现实中一个人既可能是上级,到另一地方可能变成下级,例如周公在周是臣,在鲁是君。有时儿子可能是父亲的上级,年小的是年长的长辈等等,也就是上下级别、年龄长幼困难等导致狭义的“仁义”思想发展成广义的思想,“仁”者仁爱、博爱,“义”者正义、正直之意,不再用于上下级关系。在这儿小雅要抱怨孔子,为什么不象老子一样写一本系统性的书,明确定义一下仁义礼呢,后人为此浪费多少口舌!

其实,孔子也是在不断学习总结之中,孔子一身好学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一直到70岁才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孔子的弟子也五花八门,有年长于孔子的,有官大于孔子的,有善于经商的、善于打仗的、善于外交的、也有强盗小偷等,孔子教学也因人而异,同样问仁而回答各异。

孔子非常注重礼仪,所作所为决不违反礼仪,这其中的原因可能许多人不知。礼仪非孔子首创,这是古已有之,夏朝商朝就已经有很多礼仪,周朝初期成王幼年继位,武庚串通管叔、蔡叔发动叛乱,被周公为首的人平息之后,周公便审时度势,及时修订了周朝一整套完整的礼仪,这套礼仪在其后数百年发挥了巨大作用。孔子的思想体系是效法三王之道,尤其是周公,所以孔子认为当前乱世之根源在于礼仪遭破坏,必须要恢复古礼。

个人认为,法无常法,礼无常礼,孔子的思想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不根据当前形势适时制定当时的礼制,则必然导致失败。因为周公之礼,到孔子时已经历时500年左右,无论是生活方式、物质的丰富程序、思想行为与500年前相比已是大大不同。当孔子见季氏身为大臣却用君主的排场时非常生气,以至于“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大可不必如此生气,物质生活大大发展,礼仪必须随之变化。

孔子为什么要从政?推行仁义如果只限于老百姓,那是不成功的。仁义必定要上仁下义,如果国家政府对百姓没有仁爱之心,百姓必然民不聊生,最后官逼民反,社会动荡。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政府让百姓交许多税,而官员几乎是无官不贪,百姓必然痛恨政府,政府必然动用军队来镇压,千百年来无不如此。孔子当然看到这一现象,所以孔子周游列国,遍谒七十二君,目的是想从上层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

四、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孔子死后很快就进入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宣传推广自然由孔门弟子担当。孔子弟子众多,贤者也有70多人,有的修身、有的入仕、有的经商,而从事教育的主要有八家(不是八个人):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荀子)、乐正氏,这其中已经有部分派别无从考据,也有的属于从属关系,例如子思和孟子实为同一学派。孔子是因人施教,有的学问只传授个别人(例周易只传子夏),所以派别众多。

孔子虽然没有著书,却整理了大量文献,主要有六经:《诗经》、《书经》、《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因焚书坑儒造成《乐经》已失,所以六经变成了五经。这六经是孔子教育学生的教科书,孔子死后弟子们以孔子的言行为材料,集体编写了《论语》巨作,作为儒家经典核心教程,至今仍是儒家学说最权威的著作。之后孟子及其弟子异军突起,将日已式微的孔门之道推向了一个高潮,著有《孟子》一书。

后人(指朱熹)将五经连同《论语》、《孟子》,再从《礼记》里选出2章分别命名为《大学》、《中庸》合起来称为《四书五经》,小雅至今也不明白,这个《大学》、《中庸》有什么必要专门单列,完全是舍本求末呀,而真正集大成的儒家巨著《荀子》却不列入其中,实在是莫名其妙。荀子是孟子死后多年才出道讲学,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虽师法于宋研学派,却苦心钻研儒学,参合了百家思想,首创“性恶论”,圆满地解释了社会上辩论不清的理论难题,是儒家思想的最高结晶。

《礼记》既然是孔子整理,为什么又说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呢?从师承关系来看,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大学》、《中庸》的内容是这一师徒之间传授的重点或心法,就其内容来说,《大学》就只有426字,其余全是曾子的解释,所以说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是许多学者不承认的,唯一有说服力的就是《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

五、如何学习四书五经

当初学习时用的是朱子整理的繁体《集注》,当中大字小字混杂,各家注释罗列,让人头昏眼花,学习不是享受而是受罪,看了几遍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没有一人来指导,当时没有互联网,更不可能百度一下。后来我便采取一策略,所有注释一概不看,这样阅读速度明显加快,虽有部分不明白,但几遍看过来便也明白大意。这使我想起《侠客行》里面的碑文中的注释,不仅无益反而扰乱人的思维。学四书五经最大困难还在于所涉及的人物大都不熟悉,再加上一些文言似懂非懂,小雅之所以能通读这些,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本有扎实的在古文功底,同时也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没有这两点却能够兴致勃勃地读下去,小雅认为应该很难。

关于内容,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大学》只看426字的经文,其余解释一概不看;

2. 《中庸》只看朱子的序中的解释,其余经文一概不看;

3. 《论语》是重点内容,应反复通读,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4. 《书经》是关于尧舜禹汤周的史书,结合白话文明白意思;

5. 《诗经》有兴趣则多读,无兴趣少读可;

6. 《周易》中的《系辞》必读,其余根据兴趣;

7. 《礼记》大可不读,因为古礼除反应一下当时的思想,实无现实意义;

8. 《春秋》劝学网上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而为一,是最方便的阅读。

9. 《孟子》可不读。除体现孟子伟大人格,及一些警句名言外,剩下就是为政的失败经验。

10. 《荀子》可通读,因为“劝学网”的朋友不读荀子的“劝学”篇有点说不过去(玩笑)。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没有太多历史知识的人来说,多看一些历史小说、哲学评论等有助于快速理解,劝学网已经整理了许多历史小说和传记,以后还将不断增加。对于真心想学儒家思想的朋友,建议要反复阅读,思考是关键,这和看普通小说完全是两回事。

六、人性善恶之辩

性恶论的荀子出来讲学之时,性善论的孟子已经去世多年,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听到两位超级大儒来辩驳,而孟子的弟子虽与荀子辩论过,因其水平有限近似于无理取闹,到了唐宋韩愈、王安石、苏轼、扬雄等十多位文豪又争论的天翻地覆,直至现在仍未有定论,坚持性善者有之,坚持性恶者有之,坚持无善无恶者有之,坚持善恶混有者有之,更有人细化成性与情,将佛、老、孔三道菜炒来炒去,连欧洲哲学家也卷了进来。

孟子是针对告子以自然之性为本性来驳斥,根据孔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以小孩落井为例,救人者非图名非图报而是出自本性,得出结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小雅认为“孺子落井人救之”这论据是推不出“人性本善”这个结论的,从孟子开始仁义礼智的定义开始乱了。仁义与不仁不义本身就是善与不善的思想,礼是行为规范,智是判断能力。

荀子抛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治国方案就是要从事教育,劝人学善,制定礼义、法规来限制人们的行为。这一思想立即遭到孟子学生的反驳:“你的本性是善是恶,先师孔子的本性也是恶吗?”荀子又反驳道:“圣人与常人相同而没有区别的是人之本性;圣人与常人不同,胜于常人的,是他们能够比常人先一步认识人之本性是恶的,并为改变人之本性,制定礼义和法规,并且自觉地遵行礼义和法规,而使风俗美,朝政美!”

小雅观点,根据后人的辩论“性恶论”未必就正确,但性恶论所产生的方法论却是可取的。法家由此也找到加强法制的理论根据,难怪荀子的2个高徒皆为法家人物。反观孔子的思想真是博大精深,孔子在处理人性问题时,撇开了善恶之分,而只说“性相近,习相远”便包含了一切。所以孔子处理问题决不过分,用“温良恭俭让”来形容真是太恰当了。从“道”的眼光来看,孔子是真的理解了道,而孟、荀最多只是“近道”,因此孔子说“物以类聚,数以群分”解释了这一系列现象。

七、儒家何以成为正统

孔子生前虽然遭到讥讽甚至围攻,死后在弟子尤其是孟子和荀子的倡导下,儒学成了“显学”,即使在秦国以法家为主导的国家中,儒学仍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当吕不韦主政时,儒家思想更得到进一步推广。秦统一中国之后因术士以不死丹欺骗始皇随有焚书坑儒事件,据《太平御览》记载“始皇既坑儒焚典,乃发孔子墓欲取诸经传”,可见对儒家的重视程度。公子扶苏、二世皆有但是儒的文献记载。

汉朝初期主流思想也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但儒家也受到相当的重视,刘邦在打天下时对儒生极不尊重,得了天下之后却对儒家逐渐重视起来,并成为第一个亲自到曲阜孔庙祭祀孔子的皇帝。导致刘邦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有两个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叔孙通和陆贾。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公孙弘等大儒提出了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新思想,使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等百家思想而独尊儒术,此后儒家在各朝各代都占据了首要位置,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

许多人都知道“道家宜打天下而儒家宜治天下”,那么为什么儒家适合治世,为什么儒家会成为正统?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白“儒”的出处。自夏朝到周朝,主管文化教育的人称为“师”,主管祭祀及政务管理的人称为“儒”。在古代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是非常复杂的事,祭祀的各种礼仪,甚至朝廷的各种礼仪统统归“儒”来管理,包括礼仪的制定、执行、监督等,因此儒生对各种礼仪特别熟悉。“儒家”这个名称是孔子死后才称呼的,因为这一学派的人最注重的就是礼仪。

任何一个打天下的皇帝,在夺取政权以后就要考虑治理国家,如果没有一整套的礼仪规范,朝廷必将乱成一团,刘邦当初开会议事时人声鼎沸,最后是吕后故意打碎一只酒杯才使场面安静下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最缺的正是儒生。另外还有一更重要的原因,坐江山的人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臣民安安分分、循规蹈矩,希望自己的江山太太平平,而儒家倡导的恰恰是君君臣臣,百姓对皇帝要忠,孩子对父母要孝,这正好是治理天下最好的麻醉剂,所以儒家必定成为政府最好的迷魂汤。

八、儒家的大劫难

儒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影响着每一个华厦子孙,这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次浩劫,第一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虽然针对术士骗人进行的,但法家之外的各家都遭殃了。第二次是五四运动,是专门针对儒家的一次批判运动,这也许是物极必反,起因是一大批海外回国人士为了救国,将政府腐败、国家落后、民不聊生的原因统统归罪于儒家,儒家从此彻底下台,至今多数人尚未认识到儒家的冤情。第三次说来好笑,因为林彪“尊孔反法”,所以打倒林彪的同时也要打倒孔子,目的是防止复辟倒退。

既然儒家是政府对百姓的迷魂汤,那么五四反孔有何冤情?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五四反孔正确,因此小雅在此一定要指出冤在何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目的是要推行“仁义”主张,而“仁义”并不是只要求百姓对君忠对父孝,同时还要求君对民要爱父对子要慈。一般开国皇帝还能做到仁政,几代之后便腐败退化,不仅做不到“爱民如子”而是残酷压榨百姓,一旦百姓民不聊生,结果也只有起来造反。所以儒家倡导“仁义”并没有错,至今我们仍然倡导仁义,错就错在帝王只要求百姓忠孝,而自己胡作非为。

纵观诸子百家,真正为百姓着想的思想也就儒家和墨家,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这是孔子始料不及也无法控制。这其中也有一些儒生为了一己私利而利用儒术为统治者卖命,当然这样的人应该很多,这和儒家思想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道家对这个人有用,他照样为自己利益而采用。

九、儒家思想的发展

小雅认为,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荀子已经很完善了。汉朝以后的大儒们吸收一些其它思想,如道家、佛家,将儒家思想重新用新名词解释一下,主体不离孔子本意,更多的大儒其实并无新意,只是用自己的话重复古人的内容。这其中不乏解释错了的人,因此随着年代久远,便会偏离孔子本意,于是有更多的人来反驳,就这样争来争去一直到现在,而且还将继续争执下去。

影响较大的首先是汉朝董仲舒,引进道家的五行学说创立谶讳神学,也就是你不管做什么好事或坏事,老天都会有某种感应,从而告诫皇帝你不要以为没人管得了你,上天在看着你呢。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唐朝韩愈,因儒学被混入许多异学,因此韩愈矢志复兴儒学道统,掀起了儒学高峰。宋朝儒学大家太多,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结合太极图在易学方面有很大突破,尤其是邵雍。

南宋朱熹是二程的徒孙,继承了二程的理学并有重大突破,二程和朱子所编的《四书五经集注》更是后人学习的唯一教科书。所谓“理学”主要是参合了禅宗的思想,认为一个东西,这所以是这个东西,而不是另一东西,以及该东西是怎么来的,又将怎样变化而去,这其中必然有一个“理”,如果认识了这个“理”,也就认识了一切。

朱子的“理学”影响很大,一直到明朝的王阳明才用“心学”来推翻“理学”。心学是陆九渊所创,到王阳明才发展到顶峰。王阳明认为,理学的物物皆有理,这一点不错,但这个理不是在物中,而是在心,心就是理,认识自己的本心便认识了世界。这也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即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人心在动。

虽然朱子对后人所作贡献很大,但小雅并不敬佩朱子,不是因为朱子在解释四书五经时有许多错误,也不是因为理学偏离了孔子本意,是因为朱子严格限制弟子学禅而自己却暗自看了很多禅书,修身没有修好。王阳明的思想在日本韩国影响非常大。清朝以后除顾炎武、龚自珍学问人品还可以称道,其余如曾国藩、康有为皆欺世盗名,不值一谈。

十、结束语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笔下的圣人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他们的行为至高至圣,没有任何超出仁义的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汉景帝时曾围绕“汤武受命”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次昏天黑地的大辩论,正方是以辕固生为代表的儒家,与反方是以黄生为代表的道家,正方认为“桀纣荒乱,失却民心,汤武讨伐,天经地义,顺应民心”,而反方认为“汤武臣子,以下犯上,决非天命”。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质疑更多,驳斥最彻底的是台湾的柏杨,引经据典将舜禹假禅让描写得腥风血雨,却又言辞凿凿令人不由得不信。小雅认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误,柏杨所说事情应该是真实的。小雅甚至认为孔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历史事实,孔子之所以只说其正面事迹原因只有一个:“教育”。这和我们在家教育孩子是相同的,无论哪个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劝人为善,即使自己是小偷是坏人,也是只将正面的事情来教育孩子,只有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判断能力之后,父母才会适当地讲一些社会的阴暗面。

本人说这些并不表示孔子不值得尊敬,事实上我的心目中有两个人特别敬重,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孙文。我在国外时看到许多国内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周恩来有私生子、孙文私下曾签订过卖国条约等,这些事情即使真的存在,小雅也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就算有也不妨碍我尊敬孙文。孙的诗词文章比不上毛,军事指挥能力比不上毛,权力政治斗争比不上毛,就因为孙文的“三民主义”是真正的让人民作主,真正为人民着想,凭此一点足矣!孔子也如是。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成语名称任重道远成语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

任贤使能 任贤使能

任贤使能成语名称任贤使能成语拼音rèn xián shǐ nén...

任重致远 任重致远

任重致远成语名称任重致远成语拼音rèn zhòng zhì yuǎ...

企足矫首 企足矫首

企足矫首成语名称企足矫首成语拼音qǐ zú jiǎo shǒu成...

企足而待 企足而待

企足而待成语名称企足而待成语拼音qǐ zú ér dài成语...

最新文章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古...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_1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_1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古诗原文[挑错/完...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古诗原文[挑错/...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手机版 网站地图